中学语文

理论_视点

  • PIRLS 2021阅读素养测试群体自适应设计原理、方法及启示

    张所帅;黄志军;

    群体自适应设计是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在2021年第五轮评估周期中的最大亮点,尤其值得关注。群体自适应设计采用有针对性的题册抽样做法使测试题目的能力分布与测试群体的能力分布相匹配,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精确度,减少不应答现象的发生。群体自适应设计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具有传统纸笔测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PIRLS 2021阅读素养测试采用纵向自适应设计的做法,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学生阅读成就水平的不同,将相同内容、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和测试题目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灵活分配,朝着智能化、个性化、适应性的测试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无论是对大规模学业水平测试,还是对日常过程性教学评价,都有启发意义。

    2024年16期 No.1008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名师频道_新写作教学

  • “新写作教学”专栏开篇语

    荣维东;

    <正>亲爱的老师们,欢迎您踏入《中学语文》杂志的“新写作教学”探索之旅!在这里,我们将携手探寻写作教学的崭新理念、先锋实践与时代风采,共同面对技术进步、教育革新所带来的新契机与新考验。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中小学写作教育正迈入一个崭新的纪元。思辨写作、创意写作、认知写作、跨媒介写作、项目化写作等新型写作模式,正逐步成为我们探索的热点。与此同时,传统写作教育也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亟待新的思考与突破。数字化浪潮、全媒体融合、跨学科学习及AI技术的融入,为写作教育注入了无限可能与活力。这些新兴的写作形态与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2024年16期 No.1008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辨写作的学理依据、现实问题与解决之道

    <正>当前,思辨写作已成为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期特别策划了“思辨写作”专题,汇聚了三篇深度剖析该议题的文章,旨在为中学思辨写作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策略。首篇是由付新民与荣维东撰写的《高中思辨写作的课程论审视》,

    2024年16期 No.1008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中思辨写作的课程论审视

    付新民;荣维东;

    思辨写作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从课程论角度看,思辨写作教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涵理解偏差,不重视证据与逻辑表达,缺乏具体、可行的教学模式,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所致。要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应准确把握思辨写作的内涵,对高中思辨写作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和系统审视,通过思辨读写结合和思维模型化训练优化教学路径;应进一步开发思辨写作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开展思维模型化教学,注重跨学科写作资源的开发和教师培养,从源头上解决教师思辨能力不足等问题。

    2024年16期 No.1008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批判性思维:思辨写作教学的纾困之策

    邱青云;

    近年来,“思辨写作”从诸多命题中脱颖而出,凸显了高考作文聚焦思维素养与表达能力的价值取向,也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辨写作教学中,人们往往更愿意关注外部的体式特征,而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难以盘活。为此,深入思辨困境,以批判性思维为纾困之策,明确“具体思辨”的命题选择,坚守“说理与理性”的教学内蕴与价值追求,运用“逻辑推理”展开具体论证分析,以提升思辨写作教学成效。

    2024年16期 No.100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循文入理 辩驳有力——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写作任务设计与反思

    姜靓轶;

    聚焦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单元的写作任务,通过分析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群及其学习目标的关系,设定单元写作任务的学习目标。立足学情和现实语境,分析教学设计意图。依托学习活动,设计此单元写作任务的教学环节:明晰要素运行框架、搭建写作策略支架、迁移强化驳论方法、过程与多元评价,并基于发展思维品质的要求,反思优化实施的策略。

    2024年16期 No.1008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名师频道_语文观课评教

  • 语文观课评教的学科史视角

    成龙;

    基于学科史视角的语文观课评教,并非一时的一课、一人的具体课堂教学的评议,而是以语文课例为分析对象,探讨语文学科教学在不同时期具有怎样的内容、特征以及背后的教育教学原理。教育教学、课程学科、学习科学等理论是必要的知识基础,文体、篇目、写作、教师、知识教学等是可行的分析框架。引入学科史视角,推动语文观课评教向纵深发展。

    2024年16期 No.1008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改_课改在线

  • “三步走”定位单元语文学科大概念——以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池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但一线教师限于自身的学理水平,在提取学科大概念时出现不少遗漏、重复或混乱的问题,导致相应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也缺少学科逻辑。为保障学科大概念的准确性与实效性,文章提出,需结合课标、教材、学情,完成“三步走”:研读课标,定位语文学科大概念;聚焦教材,萃取单元语文学科大概念;关注学情,选用单元语文学科大概念。

    2024年16期 No.1008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习任务”背后的期待与实施的优化策略

    丁世民;

    学习任务型课堂期待学生成为学习任务的真正的责任主体,教师要退还课堂时空,让学生成为重构教与学关系的主动者,实现由“教本位”到“学本位”的真正转变;期待学习任务让学习的过程变成真正事件,用“做事”的理念引导学习,综合、多维训练学生应对未来生活所需要的语文能力。为了提升学习任务型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三个优化策略:优化统整逻辑,任务元素要聚焦;优化情境创置,目标行动要呼应;优化语文活动,语言实践要充分。

    2024年16期 No.1008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融合AI与互联网:初中语文教学的变革路径探索

    陈光跃;

    在21世纪互联网和AI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语文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文章探索互联网和AI技术如何重塑语文教学模式,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主要变化,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应对之策,包括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网络语文能力、利用AI进行个性化教学以及建设语文学习社区等。最后讨论了利用AI技术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可能性和挑战,为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变革提供参考。

    2024年16期 No.1008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8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课改_课题选萃

  • 语文知识如何生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统编高中自读课文《再别康桥》的教学诊断为例

    熊纪涛;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如何生成是众多语文教师感到烦扰和难解的课题。根据学理分析,设定一个研究假设: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应基于语文知识,为此,组织人员对《再别康桥》这篇课文开展观课、诊课和改课活动,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仅仅通过知识的直接传递而脱离学科实践以及缺失价值意义的知识传授,都难以生成语文核心素养。进一步,分析并明确了影响语文知识生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及机制,由此提炼出促进语文知识有效生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机制。

    2024年16期 No.1008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学_阅读

  • “逻辑”课堂的另一种教法——以李圣宇《诗在有理无理间》课堂教学为例

    张永飞;李圣宇;

    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是比较难教的一个单元。语言表达必须遵循逻辑思维,这是基本规律。但在文学创作中,一些看似违反逻辑的表达,有时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李圣宇老师执教的比赛课《诗在有理无理间——借用逻辑知识助力诗歌创作》,把诗歌的“无理而妙”作为突破口,借用逻辑知识来提升诗歌的表达效果,体现了“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的创作理念,这是“逻辑”课堂的另一种教法。

    2024年16期 No.1008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视域融合:从“证明结论”走向“意义生成”——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郭亭燕;

    文章以视域融合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流程模式化和内容处理结论化的现状,从师生视域、师本视域、生本视域三个维度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尊重学生视域,倾听多元声音;聚焦核心议题,构建对话机制;深入文本内核,挖掘教学价值;基于互文理念,重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情境,弥合视域鸿沟;随文巧妙提问,想象文本空间。从而为贯彻文言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径。

    2024年16期 No.1008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思维进阶为旨归的样本教学实践策略——以《小二黑结婚(节选)》教学为例

    罗斯涵;朱前珍;

    王荣生曾提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教材选文类型,其中的“样本”是将教材篇目作为学生训练语言技能的模本,在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主体性。以《小二黑结婚(节选)》为例,教师在样本教学中要真正推动学生的思维进阶,就应扮演好课堂引导者的角色,构建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情境任务与弹性目标框架。

    2024年16期 No.100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_表达

  • 借象明理 缘事析理——宏大叙事下的议论文形象化表达

    于秀权;

    新高考作文命题体现出宏大叙事的特点,重视理性和思辨,适宜写议论文,但写作中如果只顾抽象化的说理、概念化的论述,就会导致文章单调沉闷,枯燥乏味。必须高度重视议论文的形象化表达,借象寓理,以意象照亮全篇;缘事析理,用事实形成张力。从而增强议论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024年16期 No.1008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写作目的与支架的劝说文写作教学

    李甜;

    写作教学应当强化“写作目的”,变个人私语为目的性强的交际写作。以劝说文为例,为实现“劝说”目的,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包括情境支架、知识支架、构思支架。尤其是知识支架方面,可以从跨界资源中提炼出劝说的多种策略,并且根据劝说对象的三个特征维度来选用针对性策略。以显性、易懂、好用的写作支架,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2024年16期 No.100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物象、意象、语象:记叙文写作中形象思维的培养路径——以《学会记事》为例

    郑晓玲;

    学会记事是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中重要的一项。在实际写作教学中,学生作文呈现出事件单一、叙事平淡、情感虚假等问题。在记叙文写作中形象思维占主导,教师结合形象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物象、意象和语象),设计进阶式写作任务和过程性指导,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及记事作文水平的提升。

    2024年16期 No.1008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_教例品评

  • 整本书专题阅读的选题、实践与指向——《红楼梦》导读教学实录研习

    张安群;汲安庆;

    张安群老师的《红楼梦》导读教例,对整本书专题阅读教学颇富启示:选题应基于学生阅读之惑,且聚焦篇性揭秘,并与学术前沿保持密切思想呼应。在教学设计与探究过程中,应注意课眼、课脉与课气的统一,使教材层面知识、师生层面知识、文化语境层面知识共生共荣。在教学价值取向上,则应追求消遣性阅读、功能性阅读、发展性阅读的和谐统一,充分激活学养,为表现与创造蓄势蓄能。

    2024年16期 No.1008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学_教学设计

  • 基于三层级阅读理论的结构化学习任务设计

    夏婧;

    依托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设计“多支架通读、多模态阅读、多角度讲读”释义层教学策略,“探技法品读、探建构赏读、探情感美读”解码层教学策略,“跨文本比读、跨学科评读、跨时空写读”评鉴层教学策略,架构“目标、内容、活动、评价”的文学作品三层级结构化阅读学习设计路径。层级进阶,使学习更具全局性,实现学习的梯度化、知识的结构化、思维的高阶化。

    2024年16期 No.100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材_文本解读

  • 由《烛之武退秦师》窥见义利关系的三重真实

    庹潇予;冉芮岑;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这篇文章在记叙秦晋围郑以及烛之武巧舌如簧说退秦师的史实以外,在同一历史情境下,通过对秦穆公“说”、烛之武“许”和晋文公“不可”三处细节的刻画也暗含了不同人物的义利选择。因此,通过对人物身份处境与行为动机的分析,理解这三处细节,有助于揭示出隐伏在叙事之下的义利关系的三重内涵:以利为先、以义为先、义利两全。

    2024年16期 No.1008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材_教材研究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统编语文教材使用理路探析

    李金云;翟倩;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统编语文教材使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以任务驱动探究学习,具有整合性、结构化、语境化特征。文章从学习任务群的视角来看,统编语文教材使用向单元统整、以学为主、层级进阶转变,而以统整的思维确定教学目标、规划学习时序设计层级任务、在语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教材使用的策略。

    2024年16期 No.1008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2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价_测试评价

  • 立足真实表现 指向概念理解——《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评价微探

    陈希;

    阅读《乡土中国》的一个中心目标是促成学生真正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相匹配的评价也应关注证明“概念理解”的真实表现。评价实施的首要前提是全面认识概念理解的三维结构:第一,辨析单个学术概念的内涵;第二,把握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第三,迁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组合运用三类表现性评价任务以获取学生的真实表现是评价的重要抓手。指向概念理解的评价路径包括:基于概念性视角确定评价目标、系统设计真实性的评价任务、师生合作构建分层评价标准、及时反馈以促成评价的循环。

    2024年16期 No.1008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理解与呈现:“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初中鉴赏类题目的命制思考

    郑燕;黎炳晨;

    鉴赏类题目是各地中考、区域或学校阶段性测评和作业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所有题目命制中的难点板块。正因如此,对高质量鉴赏类题目的命制进行深入研究尤为重要。新课标要求凸显“教—学—评”的一致性,各地中考试题命制也注重教考衔接,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确立鉴赏类试题的考查目标,依循文本特质来确定考查内容与类型,利用教材习题和高品质试题优化命制方式,以便提高鉴赏类题目的命制水平,更好地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2024年16期 No.1008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价_备考

  • “真我”立场:从材料逻辑到认知、表达逻辑的跨越——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写作策略探析

    黄巧;林汇波;

    在近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中,提供的材料正面宏观,考生写作思考易囿于材料,没有真实表现自我思考,写作价值观表现虚假。针对这类作文,学生需聚焦“真我”,厘清材料逻辑、写作者的认知逻辑与表达逻辑及其关系。以202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为例,题目中的材料是关于“好的故事”,写作时确立“真我”立场,跨越材料逻辑,构建认知逻辑;“真我”出发,探寻与解决“真我”的具体问题,在表达逻辑中展现思辨性,表现“真我”发展及“故事”的意义。

    2024年16期 No.1008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拾贝_微镜头

拾贝_微论

  •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教育信息化2.0时代微信公众号赋能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李然;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设立班级语文微信公众号为高中语文教学赋能是时代背景、阅读生态、课标理念、学生学情共同推动的应需之举。立足高中语文教学,以个体成长为经、核心素养为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在公众号中形成“实践—写作—阅读”的三维共生层次序列,显露隐形成长点,挖掘创作兴趣点,聚焦阅读联结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多元评价,推动高中语文教学发展。

    2024年16期 No.1008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拾贝_图书评介

  • 备课应有之样态——读《跟着徐杰老师来备课》

    武陵渡者;

    <正>“备课与上课,是一个老师教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徐杰老师在《跟着徐杰老师来备课》这本书里,徐杰老师用自己组织的18个线上线下集体备课实录,展示了丰富多样且高品质的备课应有之样态。徐老师的18个集体备课实录,形态各异,且各有侧重,而不管哪种备课形态,其备课的主线思路均遵循文本解读、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活动设计这一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首要环节:解读文本,打碎文本,读出独特的发现文本研读,需从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三个角度去解读《,跟着徐杰老师来备课》这本书中,徐老师用若干文本解读实例进行了方法引领。

    2024年16期 No.1008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征文启事

    <正>中国基础教育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在课程标淮引领下,基础教育教师在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在探究和思考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夯实语文教师语文基本功、教学基本功,交流语文教改成功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学语文杂志社继续主办“新时代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征文活动。

    2024年16期 No.100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学语文》2024年选题征稿

    <正>各位读者:为增强投稿选题的明确性、指向性,进一步突出我刊办刊特色,特发布我刊2024年高中、初中学段征稿的重点选题。为避免选题涵盖广泛给撰稿带来困惑的可能性,我们还对部分选题作简要阐述;当然这些阐述只供参考,撰稿时不必拘泥。来稿请投上旬刊邮箱:jiaoxuedacankao@.163.com。

    2024年16期 No.1008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