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

理论_视点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思维方式探赜

    张硕;

    高中语文教学思维方式有其独特的理论内涵和形式特征,模式多元性与动态生成性是其主要特征。重视高中语文教学思维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师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促进教学理念更新。可以通过夯实知识基础、重视有效实践、在借鉴与融合中拓宽视野、构建评价体系等方式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2023年10期 No.966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名师频道_语文思维培育

  • 用认知冲突磨砺学生思维——以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为例

    杨静;李华平;陈洲;

    初中小说教学可以通过激发学生认知冲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小说文本本身有提供认知冲突的因素,只要教师善于将其挖掘出来,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使学生在小说阅读、鉴赏方面得到思维素养的提升。学生在不断化解冲突的过程中走向深度学习,提升认知水平。

    2023年10期 No.966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名师频道_语文观课评教

  • 语文观课评教的哲学思维运用(上)

    成龙;

    哲学思维抽象性、批判性与反思性的特性,对应的思维方法为抽象、批判与反思。将哲学思维方法运用到语文观课评教中,抽象意味着从课堂呈现出的现象中抽取出更上位的概念并以之为评议角度;批判意味着追问与澄清观课评教参与者行为的观念前提,并依据标准展开评议;反思意味着观课评教双方均对自身的行为与观念作出批判性思考,以更为准确地认识自身。语文观课评教的哲学思维运用,符合理性精神的要求。观课评教活动的参与者在哲学思维的运用上,有着共同的要求。

    2023年10期 No.966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_阅读教学

  • 由意会到言传:古诗词教学中意会知识的转化策略

    刘业辉;

    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意会知识,且具有情境生成性、文化依存性、审美体验性特征。为此,应当根据意会知识理论,结合古诗词教学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实现古诗词教学中意会知识由“意会”到“言传”的有效转化。

    2023年10期 No.966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聚焦情境 激活思辨——《溜索》教学的任务驱动策略

    李瑞;

    在新课标“大语文、大问题、大任务、大概念”的背景下,探索小说阅读教学的情境任务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设计《溜索》一课以创建“怒江溜索博物馆”为大情境,通过空间布局、角色体验、藏品鉴赏、文化宣传等分情境活动的开展,带领学生沉浸式思辨,多角度与文本对话,进而发现反差手法在小说中的审美特征,领悟民族文学的思想内涵,激活思维创想,锻炼表达和应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3年10期 No.966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丽泽对话”:小说阅读教学的新路径——以《促织》教学为例

    周琦;

    小说阅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始于对话,终于素养。以读书自修为基础,通过“丽泽对话”优化教学路径,重质疑交锋、重进阶思考,培养学生自由自主、精思善疑的治学精神,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涵育。

    2023年10期 No.96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摭谈

    季江勇;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语文老师的文言文教学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相当的距离,文言文教学陷入困境。主要问题在于耗时费力,无限度的加大容量;过于强调“字字落实”,要求学生弄通每个字词句;习惯于越“文”讲“言”,将言与文截然分开;只注重文言文知识的传授,忽略阅读能力的培养等等。

    2023年10期 No.966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学_写作教学

  • 语言衔接与连贯的写作教学策略——基于篇章语言学理论

    白思思;黄金丽;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语言混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脱节,随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条理混乱,没有合理的语言逻辑顺序;衔接不紧密,缺少衔接过渡等现象。对此,教师需要介入专业的篇章语言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文本,让学生学习篇章衔接与连贯的一般方法,并在写作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方法,以此促进学生行文的衔接与连贯。

    2023年10期 No.966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时评写作驱动下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

    黄琳琳;

    时评写作是促进高中生议论文学习的一种路径。学生进行时评写作需要有意识地储备评说资源,培养时事语感。既可以通过研读时文,积累时事议题;也需要回归教材,学习逻辑知识,运用逻辑工具。在还原真实情境的基础上,创设真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在评论说理的实践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增强,思维品质得以提升。

    2023年10期 No.966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挖掘时评类作文的深度——在阐释的基础上辨析

    方蓉;

    时评类作文写作要求学生要抓住核心事件,厘清概念,明确观点。而面对学生写作时评类作文的困境,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从概念的阐释和辨析入手,通过追问概念“从哪里产生”“表现在哪里”“本质是什么”“意义有几何”,来实现概念清晰、说理明确的目标。

    2023年10期 No.966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_教学设计

  • 以写作引领阅读 用阅读启迪写作——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宋玉芬;

    <正>一、设计理念阅读是吸纳和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源,写作是输出和创造,是语文学习的目的,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怎么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呢?用大单元整体设计打破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坚强壁垒。大单元整体设计是“一个围绕目标内容的、有主题、情境任务、学习活动、评价技术支持的统筹安排综合设计”。我把“以写作引领阅读,用阅读启迪写作”作为我们的设计理念,旨在把写作实实在在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写作与阅读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2023年10期 No.966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组与建构:营造“双向奔赴”的立体课堂——《屈原列传》《记念刘和珍君》群文读写教学设计

    房福建;

    在任务群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师生对教材部分内容的心生畏惧而导致实施过程浅白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中一些经典作品因艰涩而产生的陌生化,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中对部分作家望而生畏的距离感,导致难以实现真正的“双向奔赴”。本文以《屈原列传》《记念刘和珍君》群文读写教学设计为例,探究学习探究内容的重组、学习素养目标的界定以及学习方法维度的建构,思考学生与教材、古人与今人、课堂与课外等,甚或是学生与老师“双向奔赴”的契合点,让课堂变得既充实深刻又生动立体。

    2023年10期 No.966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_教例精选

  • “《师说》《劝学》联读”思辨性阅读教学实录

    郑可菜;

    <正>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联读《师说》和《劝学》两篇文章,我们事先已经梳理过文言字词和文章内容结构。这节课,我们重在探讨两篇文章说理,以前我们往往把它归类为经典的论说文,老师在PPT上把“经典”两个字放大,你们说作为论说文,它们“经典”在哪里?生1:论证结构上,很严密很完满,有逻辑性。生2:论证手法多样。生3:说理比较通透,有气势。师:但这节课,我们要在这个认知基础上,

    2023年10期 No.966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1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教材_文本解读

  • 体悟 感悟 透悟——《我与地坛(节选)》深度阅读

    余黄倩;

    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包括对生命的沉思和母亲的怀念两部分,教学中可通过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主题探究三步骤,引导学生往文本细腻处走,剖析抒情议论理路和技法,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在体悟语境和感悟真情的基础上,理解史铁生聚个体经验之苦难对生命真谛的思考,从而实现深度阅读。

    2023年10期 No.966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8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挥目送 四照玲珑——从《林黛玉进贾府》看“一笔多用、多笔一用”之妙

    宜宇欣;程海滨;

    曹雪芹的一支妙笔,往往会突破单打一的限制,呈现“一笔多用、多笔一用”的妙处。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探讨这种多维笔法在环境和人物描写中所潜隐着的“一击数鸣”或“数击一鸣”的匠心独运之处。

    2023年10期 No.966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课改_课题选萃

  • 指向深度学习的“生成式教学行为链”的内涵及育人价值

    吴红丽;余永聪;

    2012年,为了改善语文课堂“浅阅读”的现状,课题组申报了市级课题“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得出了“深度学习”的起点在于“生成”的结论。2015年,为了进一步研究“生成”在课堂中的运用,课题组申请了市级课题“生成性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研究”,实践证明,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在情境创设和课堂生成中,引发深度学习。2017年,课题组研究并总结出了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语文课堂的特点:生成与聚焦、组合与分享、体验与实践、持续性评价。2020年起,课题组在前3个阶段的实践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生成式教学行为链”的设计与实施,并成功申请2022年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本文围绕“生成式教学行为链”,探究其内涵和学科育人价值。

    2023年10期 No.966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阅读教学中写作情境任务的功能和主要类型

    丁爱华;

    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写作情境任务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导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设计方法。这项任务的功能在于:激发阅读动力,调动学生能动参与;物化学习成果,产生可视化效应;建立读写关联,确定图式结合点。从写作对象来看,它大致可分为生活应用类、技法迁移类、阅读反应类、主题探究类等四种类型。究其本质,它是传统的“读写结合”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表现形式。

    2023年10期 No.966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课改_课改在线

  • 如何“细读”新课标——基于“文本细读”的视角

    杜少凡;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领会课标精神是教师做好教学的重要基础。因此,本文深入探讨了新课标对实际教学工作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并借助文本解读理论,对新课标的解读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探索了新课标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与意义。

    2023年10期 No.966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学语文项目式作业设计策略——项目式学习与中学语文教学系列论文之四

    方小凤;谢伟婷;

    项目式作业设计应从编织概念网络来构建作业指南,营造真实情境促进迁移运用,依托具体任务锻炼语言实践能力,设计相联的任务作业,搭建学习支架,激发学生自主,重视反省性作业等方面出发,有效构建中学语文作业的实践体系。

    2023年10期 No.96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课改_教育写作

  • 教研论文的写作须善“铸魂”——以秦明艳老师的文章修改为例

    周志恩;

    在教研论文的审读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的教研论文观点不明,对教学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面对教学问题无法寻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甚至有一部分教师以教学叙事替代了论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论文缺乏灵魂。对此,本文以具体的教研论文修改过程为例,探讨了教研论文如何铸魂,怎样亮明观点,及如何使观点阐述更加深刻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2023年10期 No.966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价_测试评价

  •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困”与“法”

    张冰渝;

    “双减”政策的出台,教育部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新政策,本文对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归因,并提出作业设计的“一原则+三层面+六策略”优化路径。“一原则”即上下相合,以生为本;“三层面”即内容、形式、评价三个层面;“六策略”分别为目标指向性策略、生活关联性策略、设计综合性策略、难度层次性策略、以及表现恰当性策略和方式有效性策略。

    2023年10期 No.966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价_备考

  • 交际语境下近三年全国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评述

    李欣荣;杨亚平;

    我国古代诗词中的绝大部分都有应用的功能,其中用于交际的比例又占多数。从诗歌的交际性出发,重视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并以此来观察近三年全国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会发现其命题变化的趋势、命题的精心或问题之处。

    2023年10期 No.966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拾贝_微论

  • 新诗的情感表达类型分析模式

    朱云;

    新诗可以分为情感拓展型和情感结晶型两种类型,前者从纵向拓展的角度,不断强化对某种情感的表现;后者从横向延伸的角度,不断开拓对某种情感的理解。从情感表达类型的角度分析新诗,可以从诗歌整体情感逻辑的高度,实现语言形式分析和情感意蕴解读的更有效融合。

    2023年10期 No.966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情境任务型作文审题立意技巧

    韩翰;

    纵观最近几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情境式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了高考主流题型。其中任务是方向,情境是载体。任务情境型作文命题的形式在审题立意上给考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择可能性,还可以通过预设一定的社会生活情境去设置写作任务,在写作中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2023年10期 No.966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拾贝_随笔

  • 旧书重读似春潮

    张新文;

    <正>汪曾祺先生七十三岁生日的时候,写了一副对联:“往事回想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且自乐曰:“聊当自寿”!旧书,无外乎读过的书,它们有的依然干净;有的可能会浓妆艳抹,被阅读者留下痕迹;有的容颜依旧,有的可能面目全非。可是,它们都被我们阅读过,那些排列有序的文字,如同寒冬腊月里的小火苗,曾给过我们温暖和力量。懵懂年少时喜欢诗歌,曾把汪国真的小诗一首首抄在笔记本里,在诗歌还有些紧缺的时代,汪诗起到了冬火春雨的效果。心灵的饥渴,需要有营养的补给。有一次本村的一个高中生,星期天回到村子里,听说我把汪国真的诗抄在笔记本上,他特地找到我,说县新华书店里刚好到了一批汪国真的诗集,你可以去买一本回家阅读。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储钱罐,多数都是用妈妈剪裁下来的布头,自己动手缝制的钱袋子。平时把自己积攒的牙膏壳、旧麻绳头拿到供销社废品收购站,换来的钱舍不得花,就存在钱袋子里。夏天我们放暑假了,也是闲不住的,成群结伴去麦茬地里刨半夏,晒干了卖给中药店。天热,

    2023年10期 No.966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2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量排名

    <正>~~

    2023年10期 No.96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2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量排名

    <正>~~

    2023年10期 No.96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摘

    <正>古诗词教学的显性目标就是把古诗词当作“语言”来读,读懂古诗,就是读懂古人的语言,与古人“交际”,从中读出历史典故、人情世故和生活百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高中古诗词教学提出,“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涉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词名作,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咏古抒怀,雄浑苍凉;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豪迈悲壮,怀古伤今;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怎一个愁字了得”,徘徊低迷,婉转凄楚。品读诗句应感受其不同的语言风格,体悟其声韵、句式、节奏的灵活变化。

    2023年10期 No.966 11+17+21+53+57+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突出理论引领 探索实践智慧——《中学语文》2023年征稿征订启事

    <正>《中学语文》1958年10月创刊,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1977年12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为《中学语文》复刊题词,最先传播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现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办刊宗旨培育语文学养,突出理论引领,提升实践智慧,体现开放襟怀。办刊定位读者定位:中学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学者、研究生。功能定位:关注一线教师需求,解决语文教育教学的真实问题;注重理论实践结合,保持文化品位;推介前沿语文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教学评价改革,宣传教学教研成果;展现名家名师思想风采。

    2023年10期 No.966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